詳情介紹:
根據提拔所示,此乃馮其庸行書之作。他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文學家,尤以《紅樓夢》研究著名于世。馮其庸,名遲,字其庸,號寬堂,出生于文化氣息濃厚的江蘇無錫,一生成就斐然,根據簡歷得知,他曾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、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、中國紅學會會長、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北京市文聯理事、《紅樓夢學刊》主編等職,著有《曹雪芹家世新考》《論庚辰本》《夢邊集》《漱石集》《秋風集》等專著二十余種,并主編《紅樓夢大詞典》《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》《紅樓夢》新校注本等書。同時他還在研究中國文化史、古代文學史、戲曲史、藝術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,研究了中國大西部的歷史文化藝術,著有考證絲綢之路和支架取經之路的大型攝影圖冊《瀚海劫塵》,獲得學術界的高度評價。
寬厚的文化蒙養奠定了其高超的書畫技藝,而不爭于世、豁達自然的性情又浸潤了他對藝術境界的追求。馮其庸不僅文學功力深厚,在書畫修養方面也是卓然成效,自成一家。論者多以其作深受青藤、白陽之風,也有近代大家齊白石、劉海粟的影子,這與他的性情是分不開的。其號寬堂,一個『寬』字點明他為人寬厚、愛憎分明的爽朗性格,反映到藝術創作中自然與近現代藝術史上那些平淡天真、放浪形骸的藝術大家所覓尋的趣味是相一致的,因此他的繪畫作品往往率意自然、氣韻流動,可謂『聊寫胸中逸氣耳』!
此作是根據金代大詩人王庭筠《絕句》所創,詩文云:『竹影和詩瘦,梅花入夢香??蓱z今夜月,不肯下西廂?!贿@是一幅詩文與書法絕配的佳作。詩文中一個『瘦』字,可謂境界全出,這正是詩眼之所在,點明題旨,竹影、梅花、夜月,情景交融,冷香濃郁而悠長。整幅書法作品,結體修長而清瘦,有羲獻遺風,瀟灑而不失法度,清秀而遠離流俗,規矩而無刻板之氣,文氣勃發,雅致四溢,詩文與書法搭配的自然天成。